A+ A-
A+ A-

随着这番话落,苏止戈的眼神变得更加坚定,他仿佛在这一刻,不仅是在为詹怀国送别,更是在为自己即将踏上的***立下誓言。

京城之外,苍龙营于安全之地扎寨,未急于发起攻势,保持着沉稳的态势。

城内,禁卫军如临大敌,每一刻都保持着高度的警觉,不敢有丝毫的怠慢。

朝堂深处,天子李安民的目光如冰刃般刺向吴魁,声音冷冽地质问道:“你为何任由苏止戈带走詹怀国的遗体?”

吴魁从容不迫地回应:“陛下,即便微臣出手,也难以阻止苏止戈的行动。与其徒劳无功,不如静待各路援军到来,再共同应对。”

“但詹怀国的遗体被苏止戈带走,朕的颜面何在?”李安民的声音中充满了愤怒与不甘,“若真无法阻止,你何不毁了那遗体!”

此言一出,吴魁的眉头不禁微微皱起,随后他缓缓说道:“陛下,詹怀国曾为大夏王朝立下赫赫战功,此举恐怕不妥。”

“有何不妥?”田复离突然插话,语气中充满了嘲讽,“他的遗体已被悬于城墙暴晒,再毁其遗体又有何妨!”

李安民闻言,点了点头,表示赞同:“没错,如今已无退路,还顾念那些虚名做什么!”

“吴魁,你让我太失望了。”李安民的话语中充满了失望与不满。

此时,田复离趁机进言:“陛下,臣认为吴大将军此刻不宜再统领禁卫军,臣建议由廖将军暂代其职。”

李安民稍作思索,便点头应允:“好,那吴将军就先在家修养吧。”

吴魁淡然地点了点头,回应道:“臣遵旨。”

田复离似笑非笑的看着吴魁,仿佛再说:这就是与我作对的后果。

忽然,一名禁卫军急匆匆步入朝堂,声音中带着几分急切与振奋:“报!静安王麾下三万大军与南玉王麾下四万大军,已至城外十里之处!”

这消息如同春风拂过干涸的田野,瞬间在朝堂内激起了一片波澜。

天子李安民闻言,眼中闪过一丝难以掩饰的激动,他猛地站起身,双手紧握成拳,仿佛已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。

朝堂上的大臣们亦是面露喜色,交头接耳间,议论纷纷,空气中弥漫着一种久违的希望与振奋。

不等众人情绪平复,又一名禁卫军匆匆而入,其声更加急促:“启禀陛下,又有数位藩王的大军正火速赶来,预计不久即可抵达!”

这一连串的好消息,让李安民心中的底气愈发充足,他大笑起来,那笑声爽朗而充满力量,仿佛要将连日来的阴霾一扫而空:“好!很好!待所有援军齐聚,便是那苏止戈的末日!我大夏的江山,岂容他这等乱臣贼子肆意践踏!”

随着李安民的话语落下,朝堂内的大臣们纷纷附和,声浪一浪高过一浪。

然而,在这天子与群臣满脸兴奋,共谋对付苏止戈的时候,大夏王朝的百姓们却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恐慌之中。

随着一支支军队的到来,尘土飞扬,马蹄声与号角声交织成一片,打破了往日的宁静。

百姓们纷纷关门闭户,透过窗户的缝隙,惊恐地望着那些全副武装的士兵经过,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未知与恐惧。

街头巷尾,老弱妇孺聚在一起,低声议论着这突如其来的变故。孩子们紧紧依偎在父母身旁,眼中闪烁着不安的光芒。大人们则试图用安慰的话语抚平内心的恐惧,但言语间却难掩对未来的担忧。
全文阅读>>
  1. 上一章
  2. 目录
  3. 下一章